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

新山人最道地街头美食‧“宽柔叻沙”勾起回忆

新山人最道地街头美食‧“宽柔叻沙”勾起回忆

將手工鱼丸炸熟。
杨华光亲手製作手工鱼丸,食客们品嚐的是纯正西刀鱼肉成份的手工鱼丸。
杨华光


在“老新山”的集体记忆中,出现於上世纪战前和战后年代,那川行在新山街头巷尾的手推车小贩,或更早年以前,担挑担上肩的小贩兜售美食,那才堪称为新山人最道地的街头美食。

宽柔叻沙、肉碎粿条、螃蟹碗、猪肉粥、炒粿条、水粿、粿条仔、鲜蛤粿条及周叻沙等等,这些都是老新山人的打开话闸子后,必会告诉你的新山美食。

这些说得出口的美食,至今仍教老新山念念不忘。箇中原因不外是:新山人在歷经年代的变迁,“小汕头”变成“小印度”之后,这些道地美食或因小贩已另迁他处、或无人接手而失传后,市民因为再也没有办法品嚐而一直叨念著的美食。

本期《大厨功夫菜》,就要带著读者,一起去寻找其中一道老新山最为熟悉,古早味的“宽柔叻沙”。

製作“宽柔叻沙”的档主,早年於60年代末从新山市区直律街宽柔学校(当时还没有分中小学)的食堂迁离他处,曾经落脚於明里街,如今则由下一代,即本期《大厨功夫菜》的主角杨华光(52岁)接手,在翁姑慕申新村经营一家饭店。

“宽柔叻沙”的业主迄今还保留著他外祖父,当年在新山直律街以手推车售卖叻沙时期的製作手法,即坚持在製作叻沙咖哩汤料时,绝不使用现成的咖哩粉。

逾10配料调製咖哩粉配料

这也是“宽柔叻沙”特別之处,厨师在製作咖哩汤料的过程中,完全不向供应商获取咖哩粉配料,反而是採用了逾10种配料调製而成;业者也自行研磨配料成粉状之后再翻炒一番,过后须煲煮3小时,以及將配料过瀘去掉残渣。

业者採用辣椒乾、小茴、芫茜米、峇卡拉、辣椒叶、水葱头、蒜头、香茅、峇拉煎及白盐等配料,泡製成为咖哩汤料,为饭店食客们捧出一碗碗热腾腾、香喷喷且辣味十足的道地新山叻沙。

此外,一碗正宗“宽柔叻沙”捧上桌面时,食客还会品嚐到杨家祖传的手工纯正西刀鱼丸、酿豆腐及鲜蛤等材料。

父在宽柔食堂卖“宽柔叻沙”
杨华光是第二代传人

本期《大厨功夫菜》主角人物,正是当年於新山宽柔学校食堂里售卖“宽柔叻沙”的第二代传人,现年52岁的大厨杨华光。

杨华光的外祖父已故周进老先生,是最早在直律街,每天以手推车方式沿街兜售叻沙的小贩。而杨华光的父亲,则在直律街的宽柔学校食堂里,最早贩卖“宽柔叻沙”的小贩。

回中故乡无力还赊借
祖父友人传授煮叻沙

战后新山一片萧条,百业待兴,杨华光的外祖父母原来是在直律街挑担沿路叫卖“乌达糕”;“乌达糕”乃由外祖母亲手製作的小食。

“当时,外祖父的一名友人(大概是同乡)因谋生困难而常向祖父借贷渡日,这名友人最后决定返回中国故乡而又无力偿还赊借,便將他所煮会的叻沙一手传授予外祖父母,那就是新山独有的叻沙。”

选择於宽柔学校食堂贩卖叻沙的杨父,则一直都在宽柔学校的隔邻,租了一间小房供一家几口暂住。当时,房子里租住了好几口人家,犹如七十二家房客般。

“父亲在我们九兄弟姐妹相继出世以后,因为生活费增加而离开了宽柔学校,先后於新山老车站(城中坊现址)开店贩卖饭粥,在大巴剎卖烧猪肉以及在明里南街当煮炒小贩。”

外祖父授同乡製作手法

据杨华光讲述,他的外祖父曾把製作叻沙手法授予一同乡(他们唤之为“叔公”),这名叔公学会之后,曾经在义兴路叫卖叻沙。

“外祖父亦曾应二房东的请求,教后者母女学煮叻沙,但条件是母女必须在市区其他小巷里叫卖。二房东的女儿曾於60年代,於当时的国泰戏院对面贩卖叻沙,即是当今的‘国泰叻沙’。”

母亲臥病接手打理饭店
杨华光掌厨34载

杨华光如今已是掌厨34载的大厨。他是在1977年宽中毕业以后,因为母亲臥病而接手打理饭店生意,负责在饭店里贩卖经济煮炒。

杨华光当了厨师后,工作忙碌之余却对於祖传“宽柔叻沙”的口味念念不忘。他说,脑海里总是浮现一幕当年外祖父把手推车拉回家里,家里小孩们总是一拥而上,向外祖父討口卖剩的咖哩汤汁,再来沾吃面包吃情景。

他父亲后来也把外祖父那一套烹煮叻沙汤的手法,以及如何製作手工鱼丸的方法,一一传授予他。

“宽柔叻沙”须传承作法

纵然是一名煮炒主厨,杨华光当年在初学手工鱼丸时,也遭遇了无数次的失败经歷。

学习祖传“宽柔叻沙”虽然是煞费杨大厨不少的苦心,不过,却也让大厨认为,这一道老新山共有的童年回忆街边小食,往后必须有人继承其製作方法,方不致於因为市区“小汕头”的没落而失传。

本期大厨:杨华光(52岁)
掌厨经验:34年
掌厨地点:新山翁姑慕申新村

最佳的电脑设备。最佳的配套。最佳的折扣。全部献予您。即日起至2011年3月31日。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132496?tid=9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