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7日星期五

新旧对照‧陈旭年街125年改变

新旧对照‧陈旭年街125年改变

1889年1月26日,柔佛国务秘书一封信,証实从那时起,新山就有一条陈旭年街了。


1993年的陈旭年街,右边为当时的锦华茶室。(图:星洲日报)

陈旭年本人一度担任“华侨侨长”,柔佛政府以其服务有功,命名“陈旭年街”,以表扬他对柔佛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翻查该街过往的歷史,无巧不成书,可以发现它一直与新山华社开展文教事业,有极其微妙的关係 。

这条街,歷史上,曾有学生在此上课;华团在此设立会馆;华文报在此开设办事处。2009年11月21日文化街正式的启动,標誌着它从此迈入另一个新的里程碑。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新山宽柔学校復办,由於入学学生超多,原有校舍不敷应用,董事部只好寻觅对策,最好决定借用与陈旭年街相通的新山中华公会及新山客属同源社会所,作为临时上课地点。

陈旭年街上空飘扬着的朗朗读书声的迴响,一直成为老一辈新山人永不能忘怀的记忆。

街上另一亮点,多家华团相继设立,开展维护族群与乡人的文教活动,除上述新山中华公会、新山客属同源社外,尚有新山中华商会(与新山中华公会同一地址)、新山琼州会馆、新山福州会馆、柔佛闽侨俱乐部。

如今,除新山琼州会馆馆会所(现称新山海南会馆)还保留作为会址外,新山中华公会会所已改为新山华族歷史文物馆,新山客属同源社(现称新山客家公会)暂租给印人作为餐馆,该会现已计划把它闢为文物馆;新山福州会馆迁往彩虹花园,柔佛闽侨俱乐部早已解散。

庆幸的是,上述会馆的会所,除部分外观改变外,还完好的保留,可作为歷史的见証。

新明日报也曾於70年代,在该街自设办事处,后来,马来亚通报新山办事处也在隔邻的彭亨路设立。不过,这2家华文报,由於经不起时代潮流的衝击,经已先后走入歷史。它们留下的足跡,也是陈旭年街歷史不能被抹去的一页。

歷经125年的变化,最令人欣慰的是,陈旭年街这个响噹噹的名字,一直在闪烁着,发放其光芒,现今隨着两道拱门的竖立,它將与日月一样,存在至永远。

~以上新闻转载自星洲日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