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日星期日

拉美士新旧风貌並存

屋业发展带旺商机‧拉美士新旧风貌並存

拉美士是位於柔北的一个市镇,坐落在联邦大道上,属於昔加末县的副县。在南北高速公路尚未建设之前,拉美士是南下北上的车辆必经之地。丰富的土產有橡胶、油棕、榴槤及早期曾经闻名各地的龙眼等。

拉美士是於1951年时开辟为新村,此处的屋业发展是在50年代后逐步逐步增加的。较早前,人民多聚集在树胶园里。六七十年代的屋业发展,改变了拉美士的市容,也使到拉美士热闹起来。当时的发展,只偏向於北部的昔加末路一带。这种流行式的发展趋势,曾经一度令村民担心,大街最终將沦为没落的死城。

带旺拉美士南部

80年代末期至今,拉美士南部的永平路也兴建了两个屋业发展区及一个轻工业区,大型汽车修理厂,建材五金供应商及其他轻工业,隨后也在这儿营业。这种现象,不止带旺了拉美士南部,也缩短了拉美士与双溪加叻新村距离。

发展商郑貽谦指出,迄今拉美士西南部的麻坡路,虽然在六七十年代有一些发展,包括一个小型住宅区及政府廉价屋区(俗称50间)和一间国中(拉美士国中),可是之后就没有甚么改变。

“90年代,这一带由被两个中型屋业发展区带旺起来,商业活动也开始频繁,这两个发展区是柏灵花园及英雄花园。顾名思义,麻坡路就是拉美士通往麻属武吉哈蓬及麻坡一带最近及最方便的道路。”

目前,拉美士屋业发展主要集中於週边范围,而拉美士大街(丁能路)一带则保留原有的风貌,形成了时代屋业拱照中心点原始风貌的景象。在週边屋业发展的带动下,拉美士大街上又重新热闹起来。

严重水灾曾淹没大街
多年基设未见提昇

拉美士新村在1969年时,曾发生严重水灾,水几乎淹到了火车轨道,拉美士大街的建筑物大半都被淹了。拉美士一名退休校长忆起当年的灾情时,感嘆地表示当时可是下了逾20天的雨水。

这名校长还说,除了雨量之外,基本设施不尽完善也是其中的原因,但较后却不见任何的提昇工程。

全区仅1华小

拉美士只有一间华小,即拉华小学。

拉华小学的前身为培植学校,是闽南语私垫学堂,设於麻坡路已故太平局绅陈松年住宅楼上,较后於1925年迁入新校舍。由於学生人数激增,一些粤籍人士和闽籍人士另开办一间华侨学校。

两间学校在1942年日本侵入大马时停办,直至1946年復办后合併,取名为中华学校。1953年,中华学校迁入新校舍上课,易名为拉美士学校。1958年,学校接受政府全部津贴,易名为拉美士国民型华文小学。

星洲日报/大柔佛‧2010.02.16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93124?tid=38

没有评论: